盛煌测速:大湾区•创未来 | 下一步,湾区多元文旅吸国际客
标签: 发布时间:2023-03-12 16:46:19 次浏览
图:香港迪士尼乐园、广州长隆度假区等项目,可作为大湾区文旅名片,吸引全球旅客。图为游客在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。/中新社今年两会期间,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何超琼一句&l

  图:香港迪士尼乐园、广州长隆度假区等项目,可作为大湾区文旅名片,吸引全球旅客。图为游客在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。/中新社

  今年两会期间,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何超琼一句“我是大湾区人”冲上热搜,一句“同饮一江水,都喜欢吃皮蛋瘦肉粥”展示了湾区文化共鸣,引起海内外对大湾区文化的关注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“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”。与会代表委员认为,大湾区已拥有香港海洋公园等明星项目,在国际旅游业疫后复苏背景下,可致力于可致力于打造更多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,以文化赋能延伸“旅游+”产业链,打造更多如“迪士尼”的多元文旅项目,继而通过“一程多站”串联线路、吸引客源,助力大湾区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。

  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园以后,一直是香港一张亮丽文旅名片,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往。“先去珠海泡温泉,晚上到澳门坐摩天轮,第二天再到香港迪士尼!”游客锺先生说道。复常通关后,每逢周末和节假日,像锺先生这样到大湾区旅游的游客显著增加。经港珠澳大桥进行联城旅游,“珠海一日游”“环珠三角游”成为旅游新热点,大湾区“黄金三小时旅游圈”正加速重启。

  融会各地特色 辐射文创科技

  如今,香港致力打造“文化之都”,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放不到半年迎来超60万人次的参观者,香港与内地实现全面“通关”后,非本地访客人数显著上升。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,2021年开业的澳门大赛车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相关知识、娱乐、休闲和学习体验等。广东的长隆旅游度假区、融创雪世界等积极引客,还有赤坎古镇、古劳水乡等一批新景区致力打造湾区旅游新标杆。

  文旅项目“上新”,为游客提供了更多选择。何超琼认为,“游客来的话不只是去一个地方,比如三至六日的时间可以去两个城市,更长的假期还可以去到更多大湾区城市。”粤港澳应率先携手做出示范,落实“一程多站”。何超琼这次还提出了“旅游+”概念,“还要加入很多新的元素,辐射更多产业,比如文创、科技赋能旅游服务。我们要将各地不同的特色融会碰撞,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旅客体验。”

 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、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李山认为,目前大湾区文化旅游品牌力量分散,没有形成合力,“大湾区整体作为一个区域旅游目的地,其对外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。”李山建议打造超级IP。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也“出道”加入内地文旅局长古装宣传本地旅游“战团”,身穿汉服,以港产片经典才子形象亮相,恍如《唐伯虎点秋香》般诙谐推介花卉展,获网友点赞。李山说,可通过大湾区11市文旅局长“梦幻联动”,一起将大湾区旅游IP做大。

  结合岭南文化 打造超级IP

  如同“我是大湾区人”的出圈一样,大湾区本身就是一个“超级IP”。“大湾区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文旅产业集群,粤港澳三地的文旅产业集群形成了互补的格局。”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、讲座教授宋海岩建议,大湾区可以挖掘新兴业态,包括探险旅游、体育旅游等。

  宋海岩认为未来香港可以将旅游与文化遗产相结合,打造出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。“比如广东的岭南文化,包括音乐、饮食、武术等,在香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将这些元素与旅游相结合,相信能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际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。”

  一个区域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,分工合作、融合发展是关键。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认为,大湾区旅游要发挥“3+2”,即广深珠与港澳核心城市功能。广东应将主要力量集中在三地,与港澳资源深入融合、互补。同时,进一步优化对接网络交通枢纽功能,重点是加强与港澳的“软连接”,比如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申签速度等。

相关内容

本文由盛煌娱乐官网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链接:http://cqrzn.com/index.php/news/17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