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:28日,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决赛在广州举行。图为广州主会场上获得十大杰出港生的香港学生合照。\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
28日,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决赛在广州、香港两地同时连线举行,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求学的港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舞台。参赛获胜港生中有传承非遗工作者、赴广东贫困县担任驻村社工者、为新冠感染者配送药物者、从受帮助的基层青年蜕变成为成立义工团的助人者……他们在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的舞台上,展所长发光发亮。\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
中山大学社工系港生陈添辉,被评选为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的一员。他肤色晒得黑黑的,脸上的笑容亲切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是一名从香港基层走出来的学生,这一路上诸多不易,多得香港社工的帮助。“㓥房、天台棚屋,我都住过。”家里生活环境不好,他还经历了三次文凭试考试失败,却一直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。在成功考上中山大学前,他在香港边打工边读书,冷气技工、地盘杂工等基层工作他都做过。
用学来知识帮助别人
如今的陈添辉是中山大学社工系的一名研究生,在香港社会基层打拼的经历,让他的目光始终关注基层。陈添辉是一名接地气的实干派,他曾自费在广东偏远农村驻扎四月成为驻村社工,也一度到广州版的“三和”城中村和日结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,尝试为改善底层工人生活提出办法。
陈添辉当时住的地方是村委会杂物房临时改造出来的房间,没有空调,只有风扇。驻村期间,他带动当地村民开拓梯田,自己也亲身种田,帮助一个住在危房村民重建了住房。“因为我是基层出身,知道在低谷时生活有多难,我希望能将在香港社工身上获得过的帮助用以助人。”
同样入选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的暨南大学学生劳诗芳,在演讲时特别多谢了初中的一名老师。“我来自基层家庭,受环境影响,很早就觉得很迷茫,无心向学,经常逃课,但老师一直没有放弃我,还带我去社福机构做义工。”她表示,通过帮助他人,她慢慢感受到有意义和有力量。劳诗芳来暨大求学期间,创立全校首支面向港澳台侨的“诚立”志愿服务队,又担任香港暨南义工团常务理事。今年香港第五波疫情最严重的时刻,她人生第一次穿上防护服,爬楼梯为感染者配送药物,也到社区帮忙包快速检测包。
冀更多港青知内地求学精彩
获得的十大杰出港生的学生中还有不少家境优越的香港学生,他们曾在香港就读英中名校,为了看看更大的世界而来大湾区内地高校就读。就读于暨南大学的港生郑禧年亦是首届大湾区十大杰出港生之一,他就曾在香港读中六的时候获得香港岛十大杰出学生称号。郑禧年在学校参与了一个粤语有声朗读项目,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分享港生在内地的点滴。“希望能有更多香港青年知道内地求学生活的精彩,也想告诉其他港青,人生可以选择的无限可能。”
广州美术学院的许芝琳参与乡村手工艺振兴和非遗文化传承工作。她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,立志做民族工艺的守护者和传播者。“希望能够坚守自己的专业技能,用自己的双手,服务社会,融入生活,引领新时代的风尚。”
相关内容本文由盛煌娱乐官网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本文链接:http://cqrzn.com/index.php/news/1504.html